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赵露思,别自虐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48:00    

文|文娱先声

在“公益”的包裹下,赵露思的口碑反而更差了。

清明假期期间,赵露思突袭官宣将在5月1日出演元气森林音乐节、5月4日出演葫芦果音乐节,带来音乐节首秀。与其他演出嘉宾不同的是,赵露思此番以公益大使的身份出演音乐节,不仅捐款百万,还将联合「小小的守护爱心基金」与「DoeDD比格犬救助基金」发起百万公益捐赠行动,支持非遗与儿童项目。

但同时,这一演出安排也毫不意外引起舆论争议,被质疑其宣称生病停工拍不了戏,但“广告、杂志、线下展台、定制综艺、音乐节这些工作一个没落”。不少网友更是在社交平台直言,“请把音乐节还给歌手”、“音乐节唱不好就是满场喝倒彩,这种压力都能承受拍戏承受不了”、“打上了公益的旗号,就能按头所有人捂嘴吗”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去年底公开身患抑郁症、失语症、躯体化障碍等问题获得大量同情与关心相比,今年以来持续活跃在台前的赵露思,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口碑崩塌之路。

为何又翻车?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赵露思的曝光从未停止,热搜常驻之下也不断掀起舆论危机。

4月3日,本该更新的人文纪实类真人秀《小小的勇气》这档节目发文表示,因编排调整,将从4月4日起于每周五晚上十点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而在清明假期更新的第二期正片中,赵露思自认作为独生女,“没有人帮自己说话”,因而觉得自己在家很多余。这也与此前所公开在大众视野的备受父母宠爱的独女人设相矛盾,被指“没苦硬卖”、“献祭父母式营销”。而在第一期,其谈论原生家庭痛苦的片段,也因与过去的讲述、和父母的日常记录等内容出现极为割裂的矛盾,同样引发过质疑。

但相比第一期正片,第二期其实已经趋向争议渐小。

比如第一期引起大规模吐槽的内容中,赵露思向山区女孩分享自己7岁的艺术照,并问以“你知道什么是艺术照吗”、“你是不是没有拍过艺术照”;以及对老手艺人难传承手艺的原因定性“你(老手艺人)自私了”等被指没情商、放大阶级隔阂的争议片段均在火上浇油,不断消耗着互联网上普通网友的耐心与同情心。而在第二期播出之前,近10多分钟的争议片段也均进行了删除处理。

与此同时,赵露思在这档节目中的“诉苦”,也被痛批“何不食肉糜”。比如赵露思在入住第一天便向藏区普通家庭诉说身为演员的“不得已”,自言拍戏只睡两个小时;再比如对山里孩子不得不依靠危险山崖过路的现实,她酝酿许久蹦出一句“就很酷”。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已经经过修改后的“就很酷”评价后面,则后补加了一句“就很有勇气”。

此前,在赵露思的自述中,《小小的勇气》提案是她递交给芒果台的项目书,是一档主打公益、治愈之旅的慢综。在初期的公开信息中也显示,这档定制综艺,是围绕公益、治愈为核心基调铺展开的。然而,在先导片段中,叙事主体却是赵露思的病情痊愈过程、赵露思的诉苦、赵露思的日常等以艺人本身为探讨主体的内容。至于公益性质,也被诸多观众认为仅是“博取同情的标签”。

但从节目呈现来看,有点拍成了赵露思的个人秀。

比如前采时,赵露思曾强调录制节目的目的是“让我自己也觉得有存在感”、“获得开心的旅行”。而在藏区到来不过一日,她也反复提起抑郁症病情,向大人、小孩倾泻;面对藏区孩子们的叙述时,也常常将话题转到自身,被网友吐槽“把小孩都讲到接不上话”。尤其是在傅铂涵讲述因起夜喝水差点烧屋影响寄宿家庭休息而愧疚时,赵露思称“他们发自内心想对你好,你不用自责”。这种表现,也就难免被看作缺乏同理心,节目的立意也从”聆听大山的故事“幻视”藏不住的《变形计》”即视感。

也因此,包括与过往不尽相同的素色穿搭、漂白的眉毛与头发呈现出的病容状态,同样面临着“作秀”的审视与批判。首当其冲的,便是赵露思在讲述作为演员的痛苦时,身上均价在千元左右的穿搭用品也被吐槽与卖惨氛围形成了幽默的讽刺对比。

对于大众而言,赵露思彼时不停展示自己的“苦难”,意在试图激起普通人的共情传播,本质上是在向外界寻求认同与偏爱,而这个“外界”不仅包括粉丝,还是所有人。比如在她的叙述中,父母对其言“现在都这么好了,你别抱怨了”便是不理解她、不偏爱她,“挺公平公正”。

但说白了,大众甚至粉丝都没有义务仅仅因病痛,就无限偏爱和包容一位艺人的一举一动。正如目前一位获得超过20万点赞的网友评论所言,“你的富贵我未曾参与,你的悲伤也不必分享给我”。

“病女文学”真人秀

客观来说,这档再度将赵露思送上风口浪尖的定制综艺《小小的勇气》,也在有形之中放大了敢于展示生病状态的“208万”与普通人之间难以打破的卖惨隔阂。

早在千禧年中后期,“卖惨”曾经是娱乐圈中百试不爽的灵药,尤其是在大量选秀综艺中,选手的“惨”是对应着打造人设、吸引人气的作用。比如超女快男时代的追梦草根们、101系选秀时代的意难平“回锅肉”等等,甚至演员们昼夜颠倒拍戏、连轴工作也会以“拼命三娘(郎)”的标签获得一定的怜爱。

但在明星们天价片酬、偷税漏税、性侵嫖娼等违法乱纪事件频繁被曝光,以及后选秀时代集资打投、粉丝圈层盛行举报和捂嘴普通人发言等乱象的汹涌,大众市场对于超高收入的明星们愈加抵制和反感,很难共情了。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普通人所感受到的与明星的阶层差异、收入鸿沟也更加清晰。当大量粉丝为自己的“哥哥”、 “姐姐”卖惨有多不容易时,往往会收到强烈的逆反效果。

比如在近期315日曝光的卫生巾暴雷事件,由赵露思所代言的“苏菲”卫生巾便是黑榜名单之一,但当普通消费者涌入社交平台质问该品牌时,维权声音却是一度被赵露思粉丝们以控评话术批量淹没,甚至还出现了“相信代言人,相信品牌”的黑色幽默,这也引起令消费者怒而抵制。

当“艺人生病”成为了节目噱头,稍有操作不当,便可能将公益综艺拍成一场围绕着“病女文学”的真人秀营销。

最为核心的,便是《小小的勇气》这档节目有着十分明显的理念矛盾,即拍摄主体、故事的叙述主体到底是谁?既然是山区公益主题,为何着墨重心宛如个人纪录片?赵露思在该档节目的职能仅是为了展示病痛吗?

事实上,“公益+明星”类型的综艺节目其实在过去并不在少数。

比如《让世界听见》《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等都是将明星叙事、娱乐性、治愈性与地方风土人情、公益元素结合,并获得较好口碑的真人秀节目。而《小小的勇气》目前所呈现的“打架感”,恰恰来自于叙事主体性的模糊。本来是公益节目,结果最终输出的内容也正如热搜词条宣传的一般,均是赵露思的病情、赵露思的素颜,赵露思的各种。

作为一档公益节目,首要内容便是利他性,艺人普遍以观察者身份融入当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传递给镜头之外的观众。像陪同赵露思出演的童星演员傅铂涵便是如此,其体验与山区玩伴一同捡树枝、玩游戏,将镜头对准玩伴们的日常琐事,不知不觉中在其跟拍镜头、言语之间,也勾勒出山区孩子们在镜头外的“速写画像”。

因此,即便第二期内容有所转向山区视角,但赵露思所呈现出的叙事角度,依然大多还停留在前述各类争议片段中的自我中心,风尘仆仆来淳朴的山区“找听众”。最终,赵露思不停地在镜头前输出着顾影自怜的内容,即便是后期不断以字幕美化解释,仍旧引发了大面积翻车。

“虐己叙事”失灵了

在《小小的勇气》口碑中,赵露思不断“突袭”输出病情回顾,甚至向医生隐瞒病情,也难免引发观众的愈加反感。

深层次来看,这堪比一场浪漫化处理下的大型“虐己叙事”,是在通过极端表达自己的苦痛向大众“情绪勒索”。比如赵露思一边表现的是不在意外界的态度,却不断回应着关于化妆吐槽,公开被骂“你欠粉丝太多,你就是个废物”的偏激发言短信,尤其是不断被议论的容貌问题,也成为赵露思不断出现“拧巴”观感的诱因。

但现实中,除了无限包容的粉丝,普罗大众的定位是消费者,明星艺人则是“商品”。与其他抑郁症艺人的隐退休养方式不同,赵露思以公开生病记录、病情反复仍要曝光台前等方式展示病痛,向消费者索要认同、情绪价值,本身就属于认知错位。

陷入“空心人”困境的赵露思,其自身的拧巴感有在真人秀中被放大——外在认可才是她的安全感来源,越强调自我价值,内心越充满不确定性、自我怀疑。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就提到,明星是击中了社会底层期待的一种角色和人设,他们也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存在的景观代表,通过一系列可能角色的对象化,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陈腐和平庸。

本质上,艺人是作为“景观”暴露在大众视野中,而集结了白幼瘦、较好穿搭品味的赵露思,正是吸引年轻人群的一类美少女幻想的景观,也同时助推着其坐稳头部流量。而在殊途同归的“赵露思”影响下,年轻人对“赵露思”也愈加趋向从众化的向往、模仿。比如在《偷偷藏不住》之后,大量未成年更将其看作模板参考,效仿穿搭、购买同款等。

也正是如此,随着大众对于“208万”收入、社会身份、享有资源等远高于普通人的现实愈加清晰,而艺人却仍在卖惨式营销汲取普通人的善意作为养分,难免也会拒绝艺人大打感情牌的行为。这也是景观社会对于明星艺人的憧憬与追捧到“精神祛魅”的觉醒。

此前,赵露思凭着《传闻中的陈芊芊》《星汉灿烂》《长歌行》等热剧的滤镜,收获大众溺爱,但随着近年低口碑的作品,赵露思的演员身份也逐渐在大众圈层迎来信任危机,由此在社交媒体引发了触底反弹。

正如自出道以来便争议不断、被黑红负面围绕的孟子义,凭借在《九重紫》中的出色表演扭转口碑;又或者,像经历《花儿与少年》翻车事件后因主演《180天重启计划》捞回路人缘的周雨彤,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在凭借有演技、优质作品的产出,逐渐获得大众的宽容。

说到底,艺人尤其是被诟病颇多的流量演员,想要获得大众喜爱或转型成功,并非靠虐己博得同情就可走得通,要想走出困局,有且只有一条路——拿真正有演技、口碑的作品说话。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