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36:00
市民在“家门口”的晨练点练习太极拳。
“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得益于体彩公益金的持续助力,一个个遍布八闽的智慧体育公园和综合体育馆,不仅为群众健身注入“新活力”,更为美好生活增添“新光彩”。
日前,由福建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办的“走进福建体彩 见证公益力量”公益行活动走进莆田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感受体彩公益金为全民健身注入的蓬勃活力。
举步可就
“综合体育馆就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跟我家的距离不远,非常方便,而且羽毛球馆场地很专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平时我有空就约朋友一起来打羽毛球,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认识到更多的羽毛球爱好者。”陈旭表示。
对于陈旭来说,位于莆田市荔城区东园路的莆田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就是自己锻炼的“后花园”。在这里,陈旭不仅可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据悉,该馆于2010年8月投入使用,在体彩公益金等体育资金的助力下,设施不断完善,现在拥有3片室内篮球场、8片羽毛球场,所有场地均免费或低收费对群众开放,成为当地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秀屿区武术协会副会长林金木同样感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2023年12月,秀屿区智慧体育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大大改变了老林的健身圈。
老林说:“以前我们要步行几百米到别的地方去练习太极拳,遇到下雨天只能暂停,现在智慧体育公园建成了,公园里也有太极广场,让我们有了‘家门口’的运动场所,而且‘风雨无阻’,锻炼更加方便了。”
在秀屿区文体局体育股负责人吴一阳看来,设在公园里的武术协会晨练点,不仅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免费组织太极拳、健身气功教学,更大的好处是满足了老中青各类群体的健身需求。
智慧赋能
作为秀屿区首个智慧体育公园,秀屿区智慧体育公园丰富多样的文体设施和运动设施,较好填补了当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成为当地群众运动健身和文化娱乐的热门场所。
据吴一阳介绍,该园区体彩公益专项资金300万元,改造了公园内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和轮滑场等,同时配建了智能国民体质测试亭、智能健身驿站、(智能)健身路径等智慧健身设施,健身设备设施一应俱全,与周边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锻炼需求。
健身数据实时传送至屏幕、智能场景互动乐趣十足……智慧体育公园的出现,正在不断改变着群众的健身习惯。
在涵江高新区智慧体育公园内,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李韦拉介绍,公园配备的智能运动设备能精准记录运动数据,为锻炼者提供科学的运动参考,提升了运动的专业性和趣味性;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提供免费的体质检测服务,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公园里还能为市民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和健康建议,引导市民科学健身。
据悉,为全面提升公园体育设施质量,涵江高新区智慧体育公园投入了293万元体彩公益金。“从规划、建设、维护提升三端发力,全面提升公园体育设施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推行‘全龄友好’原则,适宜更多老中青少人群参与全民健身。”李韦拉说。
搭建平台
李韦拉认为,智慧体育公园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运动和交流场所,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成为城市的重要名片,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据悉,涵江高新区智慧体育公园有效满足了周边约5.4万名常住居民和上万名企业员工就近锻炼需求,更丰富了群众的运动体验,激发健身热情。
丰富多元的健身场地设施也为开展各类赛事活动提供了可能,成为市民的“活力社交圈”。“去年,来这里运动的市民超10万人次,还承办了各类赛事活动24场,其中,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的现场观赛人数突破5万人。”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清霞表示,希望让更多年龄层、不同兴趣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让运动真正“链接”美好生活。
同样是去年,省、市两级的“村BA”都在秀屿区智慧体育公园里举行,秀屿区还被省篮球协会授予“篮球之乡”荣誉称号。“近年来,在体彩公益金的助力下,秀屿区不仅打造了家门口的‘健身圈’和智慧体育公园,更以品牌赛事为平台,推动体育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实现‘办好一场赛,火遍一座城’。”据吴一阳介绍,去年在秀屿举办的全省“村BA”总决赛吸引了外地观众及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间接消费超1.2亿元。
福建省体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践行公益使命,积极助力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让健康与快乐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