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泉州近八成小学落实15分钟课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05:00    

3月30日,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自2024年秋季学期以来,泉州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的小学已有927所,占比78%。目前,泉州洛江、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开发区、台商区等多地小学已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为了让学生们在课间走出教室,真正“动起来”,泉州各校因地制宜,妙招频出。

能动会玩 高效活动

“丁零零——”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洛江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踢毽子、打沙包、跳皮筋、在栏杆远眺聊天……欢声笑语让安静的校园瞬间沸腾起来。

洛江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课间玩地面游戏

据介绍,今年春季,该校调整作息时间,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并结合校园文化、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运动场地等实际情况,创设了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内容,帮助学生“能动、会玩、高效活动”。同时,学校升级活动内容,加入室内活动、地面游戏等区域,全面提升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学校精心设计“室内放松+自由活动”两大模块。室内放松模块由教师策划桌面舞、投壶、飞行棋等项目,帮助学生缓解久坐疲劳;自由活动则涵盖体育竞技、传统游戏、团队协作与个人展示等多样活动,让学生在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文化融入体育 闽南童玩进校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创新打造闽南文化游戏特色区域,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体育活动,使学生在锻炼中领略闽南文化魅力,传承文化精髓。活动器材准备采取各班自主筹备模式,充分调动班级积极性与创造力,大幅缩短准备时间,为学生拓展出更充足的锻炼时长。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学生们的课间丰富多彩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设计了跳房子、抽陀螺、赶小猪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把闽南童玩等引入校园,并积极添置活动器材,利用操场、走廊墙壁等空间,把器材放在学校的固定区域内,方便学生下课后自行取用。

学生们在课间跳格子

把课间自主权交给孩子

晋江市磁灶中心小学则采用“2+X”模式(即2个室外游戏+多种室内游戏),分区域为学生量身定制多种趣味课间体育活动。在室外,低年级组织跳房子、跳皮筋等简单活动;中年级安排滚铁环、羊角球等;高年级选择跳长绳、踢毽子。室内活动则由孩子们自由选择棋类、益智24点、编花绳、组词接龙、数字炸弹等游戏。

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巧妙利用学校各个角落,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打造下棋区、走迷宫区、蹲蹲乐区、跳绳区、乒乓球区等,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开拓精神。

学校充满欢声笑语

“要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课间是重要的教育场景,是刚需。”据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教育局鼓励各校把课间活动的策划自主权交给孩子,自由选择参与多样化的课间活动,创设更多种多样的交流交往的课间教育场景,保护孩子们爱玩爱闹的生命力。接下来,泉州将进一步推动更多学校将课间延长至15分钟。(海都记者 黄晓燕/文 学校供图)

□观点

课间一刻钟并非简单做加法

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有助于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既能缓解学习压力,也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这一变化有助于教育者重新审视课间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课间时间延长的后续举措,应有统筹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时间,避免学生无所事事或者过度嬉戏导致安全问题,是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间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对学生课间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课间时间延长并非简单做加法,而是一场关乎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方式改进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间活动的价值,将其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成长环境,真正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福建日报、扬子晚报)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