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博日历丨这是藻井?不,这是中式建筑美学“天花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6:46:00    

从古至今

人类探索浩瀚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止

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古人的“3D立体环绕星空”长啥样?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

又称“天宫藻井”

△最早是北京隆福寺的建筑构件,1976年受地震影响,隆福寺严重损毁,藻井被拆成散件。后来,这些散件被运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保存。经过长达5年的修复,基本恢复原貌。

01

苏轼笔下的“天上宫阙”找到了

时空轮转、星河闪耀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真不敢信

古人竟然将天宫仙境搬进了现实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先农坛内,天宫藻井位于先农坛太岁殿中。

它被称为“中国最美藻井”

是我国明代现存藻井中的精品

整座藻井结构

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展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图源:《国宝·发现》远古的星图

它总共有6层

皆由榫卯拼接而成

△数字代表藻井的层数,由下至上共6层。

其中有4层68座天宫楼阁

所以也叫它“天宫藻井”

从下往上数

楼层越高→阁楼数量越少→单个体量越大

最下面的一层也是体量最多的一层

有楼阁、连廊、小殿共32座

阁楼的造型有歇山顶、攒尖顶等古建筑屋顶形式

天宫楼阁内诸神腾云驾雾

每层框架均细雕云纹图案

四个角分别矗立着威严的四大天王

他们单手擎天,似乎托起了整个藻井

如此精致华丽的艺术孤品

堪称古代版3D打印

02

“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原来精华在这里

天宫藻井一度被网友称为

“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你知道是啥原因吗?

答案就藏在藻井最精华的部分

——第6层盖井层

△图源:《登场了!北京中轴线》

“哇!有星星”

没错,古人把想象中的浪漫绘成满天星河

这幅明代仿唐代的星宿图

共有1400多颗星星

以深蓝色漆作为天空的背景

采用沥粉贴金的手法

星与星之间用金线相连

据说这些星宿的数量和位置

与现在天文观测到的相差无几

△图源:《国宝·发现》远古的星图

四周彩绘二十八星宿图与顶部星宿图遥相呼应

构建出一个神圣崇高的天宫意境

可见古人对星象的认知与对宇宙的向往

03

古建筑中为啥要建“藻井”?

藻井是古代建筑中室内顶棚的一种装饰

简单说类似今天装饰天花板的“吊顶”

△故宫太和殿藻井

与普通天花板不同

古人“搞装修”可是有门槛儿的

只有皇家宫殿、大的寺院才有资格

因此藻井也意味着等级的象征

一般用在皇帝御座、神佛像之上

△先农坛拜殿中的蟠龙藻井 蟠龙藻井or天宫藻井,点击图片,看看你pick哪一个?

多呈现为高出天花板的立体形象

向上隆起,很像一个倒扣的水井

有方、圆、八角等形状

装饰纹样、图案及雕刻

△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

那么,藻井一词是怎么来的?

为啥要把地上的井修到天上去?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防火”

我国传统建筑都是木结构

最怕的就是着火

古代典籍《风俗通》中记载

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

藻为水中之物

井中也有水

“水能克火”

所以取名“藻井”

有镇压火灾之意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

藻井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上圆下方”

与自古以来“天圆地方”的说法吻合

古人用他们的智慧

创造出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

如今

神二十出征在即

苍穹之下又将增添一颗璀璨的“星”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汤沛 蔡子旭

审校丨左中明 肖大贵

统筹丨刘莹 武贺

记者|王丰 高雪

特别鸣谢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总台北京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王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