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瞭望|重庆为何成多家央企战略布局的重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7:5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程正龙

现代化新重庆前景美好、未来可期,来渝深化合作的央企名单再次被拉长!

4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中国数联物流将把重庆作为战略布局重点区域,高水平落实议定合作事项,持续深化互利合作,更好推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事实上,今年以来,来渝深化合作的央企还有很多: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铝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梳理发现,多家央企不约而同提到重庆是其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

在央地合作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重庆为何成多家央企战略布局的重点?

4月15日上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释放出的机遇,正被越来越多的央企看到、抓住。

1月,重庆市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国资国企改革、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枢纽港产业园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2月,来渝深化合作的中国铝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表示,将聚焦重庆所需,发挥企业所能,推动与重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务实合作,加快在渝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3月,来渝深化合作的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提到,将与重庆深化在电力保供、新能源发展、虚拟电厂建设等领域合作;

4月,重庆市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化与重庆在重大项目建设、能源保供、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能源算力枢纽打造、超大城市治理等领域合作;

…………

今年以来,央企密集入渝深化合作的背后,与重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积极主动的作为密不可分。

经济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长远看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重点看当下发展态势。

前不久各地公布今年1—2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重庆以2831.83亿元的成绩,首次超过上海(2777.40亿元),成为中国消费总额最高的城市,引发广泛关注。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看,2024年,重庆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好于预期、西部领先、优于全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规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分别增长7.3%、12.3%,发展势头良好。

一个个数据有力地佐证:选择重庆就是选择机遇,投资重庆就是投资未来。重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央企的吸引力无疑是极大的。

搭建平台争取合作。实践表明,有些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创造。

今年2月,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市合作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中信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物流集团等45家央企参会,现场集中签约1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用实际行动对重庆未来发展投下“信任票”。

事实上,在此之前,重庆市领导多次赴京与央企领导会谈,先后举办“央地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金融系统座谈会”等高规格活动,始终保持高频互动,主动推介城市发展机会清单,促成了多份合作协议与重大项目的签署。

2月14日上午,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市合作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重庆。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对于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央企来说,选择与地方合作,是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基础与发展前景的综合考量、理性决策,往往慎之又慎。

多家央企为何将“橄榄枝”抛给重庆?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诸多央企在提升“五个价值”(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重庆所需与企业所能具有高度的战略契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央企业在渝子企业约1800户、注册资本金达7400余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商贸流通、先进制造、交通运输与建筑等领域,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发展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重庆引入了中国通用集团、中国物流集团、国机集团参与地方国企股权改革,分别(拟)获得重药控股、重庆港、川仪股份三家重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助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

以与重庆合作多年的中铝集团为例。2019年,中铝集团与重庆市政府联合组建中铝高端,中铝集团还将西南铝业集团、中铝西南铝板带有限公司等12家子公司作为铝加工板块核心资产整体划入中铝高端。历经多年发展,中铝高端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铝加工企业,为“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等“国之重器”提供大量关键高精尖铝合金材料。

不只是中铝集团在重庆“落子”,持续看好、加持重庆的央企还有很多。

国机集团携手重庆成立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整合行业资源,打造仪器仪表行业“国家队”;中国信达在重庆区域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和8个中心城区开展合作,投资50多亿元对三峰环境、长安新能源等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水利水电全国总部——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设立,补齐了中交集团“全水领域”最后一块拼图……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央企入渝、留渝、兴渝。

从发展现实看,重庆现代化建设需要自身艰苦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央企的大力支持。

作为工业重镇,重庆要持续提升“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能级和竞争力,构建完善“416”科技创新布局,需要争取与拥有较强规模优势,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人才、资金等方面拥有雄厚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央企加强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激活自身国家战略叠加、超大城市规模、产业基础坚实、综合交通枢纽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最终与央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比如,在渝累计投资金额超500亿元的中国能建,已成立专项团队对接重庆合作,并计划未来几年在渝投资规模翻一番,明确将整合6个国家级实验平台、14个研究院及26家设计院的科研力量,在新能源、新基建等“四新”领域深化产业导入与创新合作,“重仓”重庆意图明显。

共享时代机遇,共绘发展蓝图。重庆与央企携手打造新时代央地合作新样板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