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08:53:18
“当你爱一个人,务必全心呵护这份感情,你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
这是《夜行动物》里的语言主题,也是与片尾寓意高度契合的点睛之笔。
《夜行动物》是美国著名时尚设计师汤姆·福特执导的第二部影片。汤姆·福特曾是国际一线品牌Gucci的首席执行官,他独到的时尚眼光和暗藏的艺术天赋让他在时装界和电影界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夜行动物》有三条主线,现实阴沉冷冽,回忆青葱斑驳,小说惊悚骇人。
影片讲述了苏珊与丈夫霍顿的婚姻生活进入倦怠期,恰逢此时,她收到了前夫爱德华创作的小说样书,书中描写了一家三口意外死亡的悲剧,通篇充满了压抑、悲伤和毁灭气息。
苏珊在阅读小说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了代入感,她和爱德华的过往爱情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如同分水岭出现,她突然意识到过去对爱德华太过残忍和无情,懊悔对现在婚姻的错误抉择,于是想重拾逝去的爱情,爱德华却给了她致命一击。
当你爱上一个不同阶层的人,顶着压力和他在一起时,爱情的光鲜照耀着战无不胜的自己。可是,最后败给六便士的总是像月亮一样的爱情,最先放弃的那个人总是自己。
影片女主人公苏珊,出生上流社会,受过高等教育,大学学的是艺术史,气质高雅,品味不俗,经营着一家行为艺术馆。丈夫霍顿高大英俊多金,事业有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女儿印蒂雅美丽省心,与自己的男友感情稳定。
他们是外人眼中的成功者,个人高光,生活风光。
然而,现实世界的苏珊,生活却是千疮百孔,夜夜失眠,不得不用浓妆艳抹和华丽服饰来掩饰疲态。老公出轨,与别的女人在其他城市鬼混,她独自一人在豪华冰冷的别墅,过着虚伪可悲的日子。
苏珊的母亲雍容华贵,举止优雅,崇尚物欲,苏珊对母亲的市侩非常仇视,但表面装作人畜无害。
母亲对于女儿爱上一个穷小子,没有气急败坏,而是把苏珊约到高档餐厅,温和劝她:爱德华敏感脆弱,不适合你,如果你们在一起,最后你会深深伤害他的。
苏珊愤怒地说:我和你不一样!不要用你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爱情。
母亲笑了:苏珊,我们最后都会变成母亲的样子。
在苏珊眼里,爱德华敏感,浪漫,才华横溢,是未来的小说家。她不顾母亲反对,执意嫁给了他。
婚后,正如母亲所料,不同成长背景暴露出的问题,触及了彼此的不安与脆弱,矛盾与日俱增。
苏珊欣赏爱德华的敏感与才情,却不能理解他在生活中的情绪化和极度自尊。
爱德华的脆弱和固步自封让苏珊痛苦不已,她才意识到生活安全感对她是多么重要。面对爱德华的怯懦和自我怀疑,苏珊不能理解。相比她对生活的从容自信,这段不对等的感情发生了微妙变化。
结识了英俊多金的霍顿,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了。苏珊未经爱德华同意,偷偷打掉了他们的孩子,然后抛弃爱德华,投身霍顿怀抱。无情的举动深深伤害了爱德华。
随着时间流逝,应验了母亲的预言,苏珊终于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和她母亲一模一样。她浓妆华服穿行在上流社会,在空旷清冷的别墅里,与同床异梦的伴侣貌合神离,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
直到十九年后的一天,突然收到前夫爱德华寄来的手稿,是他新写的小说,名字叫《夜行动物》,扉页上“献给苏珊”赫然在目。
《夜行动物》描写了托尼带着妻子劳拉和女儿去度假,夜间行驶在德州荒无人烟的公路上,遇到当地三个流氓接连挑衅,由于托尼的懦弱,妻子劳拉和女儿被挟持上了恶棍的车,自己也被另一名歹徒逼着行驶到荒漠里丢弃。
托尼侥幸逃脱后,发现妻子和女儿被虐待奸杀。他在癌症晚期警察的帮助下,开始了复仇之路。
面对杀妻仇人,托尼双手颤抖,不知所措,歹徒嘲笑他是个懦夫,一辈子被贴上懦弱标签的托尼,竟然从歹徒嘴里听到了这两个最讨厌的字,瞬间怒火中烧,扣动扳机击毙了歹徒,为妻女报了仇。
眼睛受伤的托尼满脸鲜血,踉跄摸索在荒凉沙漠,不小心一个跟头栽在灌木丛里,触碰了扳机,杀死了自己。
我们无从理解托尼的心理,是意外身亡还是有意自杀?
整部小说格调沉重阴郁,充满悲剧色彩,折射出对命运的无力。看完小说,苏珊有种强烈感觉,托尼即爱德华,劳拉就是自己,而被她堕胎的女儿就是印蒂雅。
苏珊被《夜行动物》的惨烈牵动着思绪。小说中生命的逝去、暴徒的残忍血腥和丈夫的勇敢复仇,一系列冲击,唤醒了她内心的脆弱和心底的良知。
合上书,苏珊感到无法呼吸,心悸不安让她对爱德华的愧疚呼之欲出,原来她并如自己想像的那么强大,很久以前她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小说中托尼失去了妻子,一如当年自己狠心离开爱德华一样。托尼在复仇过程中的徘徊与软弱,也和当年爱德华无处宣泄的隐痛相似。
换位思考及角色代入,苏珊意识到伤害爱德华之深。她从小说里了解托尼的内心,在现实中感受爱德华的自责、恨意与脆弱。她为当年不顾爱德华的痛苦执意分开而后悔,为不断暗示爱德华懦弱而感到不安。于是她给爱德华写邮件,约他见面:有很多话想和你说,爱你的,苏珊。
苏珊忆起年轻时的自己,对才华横溢的爱德华一往情深,他温柔褐色的眼睛凝视着她,充满了爱意。
他们相识于漫天雪花的冬日,相知于充满激情的共鸣,两人生怕伤害到彼此,小心翼翼保护着对方的敏感。
苏珊对艺术及美的领悟与生俱来,爱德华在小说世界里自我放飞也朴素真实,异曲同工之妙让两个年轻感受到三观一致的欣慰。往日细碎的美好,让苏珊百感交集。她思念爱德华,决定擦掉口红和眼影,再会昔日爱人。
然而,她记住了爱德华的怯弱,却忘了爱德华的执着。当年两人分手时,爱德华凝视着她说:
当你爱一个人,务必全身心呵护这份感情,你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
影片结尾,伴随着优雅的背景音乐,苏珊独自坐在餐厅里等待,直到人去楼空,爱德华的身影也没出现,当年的告诫一语成谶。
是爱德华对苏珊的报复?也许是。爱德华终于让苏珊体会到了万箭穿心的感觉。也许不是。年轻时爱德华说过,如果还爱一个人,就会想尽办法补救那段关系。
他未赴约,只是因为不再爱她了。
其实,看到苏珊发来的渴望见面的邮件,爱德华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苏珊对他心灵的体谅与理解。他想让她再一次审视自己,看清理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证明脆弱的不止他一个,苏珊的强大只是自欺欺人。
爱德华爱着的苏珊早已死去,一个死在恶棍手里,一个死在她说出:“我和你在一起非常不开心“那一刻。
他们不会再见,也无需再见。他们深爱过对方,但此刻,他们更爱自己。
爱德华用《夜行动物》设局,让苏珊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痛苦。然而,再亲密的灵魂也无法做到严密契合,敏感创造了他们虚幻的亲近假象,脆弱让他们自私寻求各自安息之地。
这个世界上,最理解苏珊脆弱的不是她自己,也不是爱德华,而是她最憎恨的母亲。在虚荣势利的母亲眼里,爱德华缺乏野心,优柔寡断,不足以成大事。
爱德华通过十几年努力,获得了成功,他撕开自己脆弱的面纱,露出无情冷酷的真实面容,将《夜行动物》这把利剑,狠狠插进前妻心里。
他们终究只是在感知自己罢了。
其实,他们都在背叛。
爱德华由爱生恨,由恨变得释然,这份释然,便是他们感情的坟墓。他没有赴约,正是他精神成长和思想超脱的体现,晚宴的葬送是他扣动扳机的映射,也是他蜕变为强者的标志。
现实中的苏珊背叛了过去的苏珊。过去的苏珊热爱自由,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她喜欢浪漫敏感的男人,憎恨虚荣守旧的母亲,现在的她完全变成了母亲的模样,苦守徒有虚名的婚姻,在死水一潭的生活里挣扎,自我陶醉在虚幻的上流社会。
本片导演将时装界的美学理念植入电影,影片画面色彩鲜艳,景物对比刺激强烈,冲击感十足。布景道具精美,镜头剪辑十分讲究,同一场景在男女主人公间切换,隐喻了人物心理变化,烘托了影片主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