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虎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心!吃新鲜上市的蚕豆,可能得“蚕豆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53:00    

又到蚕豆上市季,每年此时,总有孩子因食用蚕豆住院,甚至进入ICU。小小蚕豆,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近日,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为大家揭开基因里 “定时炸弹”――蚕豆病的神秘面纱。

“前几天,有因为吃蚕豆导致住院的孩子,最终被诊断为蚕豆病。”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龚晓辉介绍,通俗来讲,蚕豆病就如同 “红细胞失去防护盾”。蚕豆病,学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酶缺乏病。部分人体内缺少G-6-PD这种物质,而蚕豆中含有蚕豆嘧啶、蚕豆嘧啶核苷、多巴、多巴核苷等具有氧化作用的物质。缺少G-6-PD的人食用蚕豆后,体内红细胞会变得僵硬且脆弱,进而引发急性溶血性贫血或黄疸。

蚕豆病有时隐匿性很强,许多患者全然不知自己患病。然而,一旦发作,起病急骤,多数在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的1至2天内,就会突发急性溶血。

龚晓辉提醒,蚕豆病宝宝在正常情况下,与其他人并无差异,也无不适症状。但需注意的是,一旦确诊,该病将伴随孩子一生,既不会减轻,也不会消失。因此,若家中有蚕豆病的孩子,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从发病区域和人群来看,该病常见于长江以南地区,3岁以下儿童是高发群体,且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8倍,以广东地区为例,发病率高达4.67%(每21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

蚕豆病主要有以下症状表现:出现浓茶尿/酱油尿(血红蛋白尿)、眼白泛黄(溶血性黄疸)、突发40℃高热、血红蛋白值骤降。

在日常生活中,蚕豆病患者绝对不能食用蚕豆制品,如粉丝、豆瓣酱、怪味豆等,同时要警惕薄荷糖、蓝莓、黄豆酱油等食物。父母在给孩子用药前,务必仔细查看说明书,留意是否有标明 “蚕豆病”“G6PD”“溶血病患者”禁用或慎用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蚕豆病急救存在黄金6小时。一旦发病,需立即催吐残留蚕豆,同时让孩子大量饮水。若尿液呈现可乐色,必须紧急送医。

龚晓辉强调,蚕豆病宝宝在常态下看似正常,可一旦确诊,便要面对终身患病的现实。所以,预防对于蚕豆病宝宝家庭而言,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防线。(记者 徐媛 通讯员 陈娟)

相关文章